江苏龙鑫智能干燥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19850110998
 
 
联系我们
公司动态

微波介质陶瓷产业化催生需求,超细钛酸钡压电陶瓷喷雾干燥机技术迎新突破

发表时间:2025-04-18

背景:微波介质陶瓷产业升级催生高纯钛酸钡粉体需求

       在5G通信、卫星导航与无线充电等技术加速渗透的当下,微波介质陶瓷作为高频电路中的核心材料,其介电性能、温度稳定性及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器件的信号传输效率与稳定性。纳米级高纯钛酸钡(BaTiO?)粉体凭借出色的介电常数和低介质损耗特性,成为制备高Q值微波介质陶瓷的关键原料。然而,传统干燥工艺在处理纳米级钛酸钡时,因颗粒团聚、热敏性晶型转变、粒度分布不均及杂质污染等问题,导致陶瓷器件的介电损耗升高、频率稳定性下降,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技术瓶颈。

龙鑫干燥突破技术壁垒,开启可控干燥新时代

      江苏龙鑫智能干燥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深耕超细精密陶瓷粉体干燥领域多年,针对微波介质陶瓷对钛酸钡粉体的严苛要求,历时三年攻关,推出纳米级高纯钛酸钡离心气流多用喷雾干燥机,通过“工艺参数精准调控+设备硬件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了从超细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干燥的技术跨越。

核心技术创新破解行业痛点

    (1) 离心-气流雾化双模切换系统
   设备集成超高速离心雾化(Z高转速25,000 rpm)与气流式雾化两种模式,可根据前驱体浆料特性灵活切换。离心雾化模式通过三级涡轮式钛合金雾化盘,结合CFD流体仿真优化的动态平衡结构,将雾滴粒径分布控制在10-50 nm范围内,较传统单模式雾化器均匀性大幅提升;气流雾化模式则适用于高粘度浆料,通过全新技术升级的喷嘴实现液滴高效破碎,避免因雾化不充分导致的干燥后颗粒团聚。两种模式的协同设计,使设备对不同固含量(10%-50%)浆料的适应性提升,满足微波介质陶瓷对粉体球形度和分散性的苛刻要求。
    (2) 智能温控与热场均匀性优化技术
   针对钛酸钡粉体在120-300℃干燥区间的热敏性,设备搭载多段式热风分配器与PID自适应温控系统,精准控制干燥塔内温度梯度,消除局部过热导致的BaCO?副产物生成及四方相晶型转变风险。通过模拟热风与雾化液流的同向/逆向混合路径,可精准调节粉体在塔内的停留时间(5-15秒),确保不同批次前驱体的结晶度一致性,为微波介质陶瓷的介电性能稳定提供了底层保障。
    (3) 全密闭防团聚与纯度保障体系
   系统采用316L不锈钢主体,接触物料表面镜面抛光(Ra≤0.4μm),并集成三级高精度过滤(初效+中效+高温高效),配合氮气密闭循环可选配置,将杂质引入风险降低90%以上。干燥后粉体纯度高,有效抑制了Na?、Fe3?等微量元素对微波介电性能的负面影响。

 技术细节:数据驱动的精准化生产解决方案

    (1) 处理能力:50-2000 L/h(固含量可调),支持从实验室小试(5L/h)到万吨级工业化量产,单机日产能较传统设备提升10%;
    (2) 粒度控制:通过雾化压力(0.5-2.0 MPa)、进料速率(10-50 L/min)与固液比(1:1-3:1)的智能耦合调节,实现D50粒径的精准控制,粒度分布一致性高;
    (3) 能效优化:余热回收系统提升热效率,搭配智能联控平台,实现智能化操作的同时降低单位能耗15%;
    (4) 质量追溯:集成30组传感器实时监测雾化压力、塔内湿度、粉体电导率等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算法动态调整工艺,确保批次间性能波动小。

赋能三大领域,推动电子陶瓷产业集群升级

    (1) 微波介质陶瓷:干燥后的钛酸钡粉体用于制备5G基站用介电陶瓷滤波器,满足6GHz以上高频段信号传输需求;
    (2) 压电陶瓷:解决传统工艺中因团聚导致的压电常数衰减问题,且批次一致性提升,推动精密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的国产化进程;
    (3)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窄分布粒度与高纯度特性,改善MLCC瓷介薄膜的烧成收缩率波动、介电强度,助力高容值、小尺寸MLCC的规模化生产。

未来展望:构建纳米材料干燥技术生态

       龙鑫干燥的技术突破不仅破解了微波介质陶瓷、压电陶瓷、MLCC等领域的材料制备难题,更通过设备的兼容性设计(支持氧化锆、钛酸锶等纳米陶瓷粉体干燥),为客户提供了多元化生产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产品良率,下降单位成本。

     展望未来,龙鑫技术团队正聚焦“原位掺杂-干燥一体化”技术研发,致力于实现纳米钛酸钡粉体的表面改性与功能化,为介电陶瓷的温度稳定性优化、压电陶瓷的频率特性调控等前沿需求提供支撑。以“精密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龙鑫干燥将持续推动电子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的革新,为高性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注入“中国芯”动力。

联系方式
手机:19850110998